为全面提升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的教学质量,确保新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取得良好效果,9月28日,“德法”课教研室组织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“开学第一课”集体备课会。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、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教研室主任石庆海老师主持,主备人为廖梦琦老师,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。
备课会上,石庆海老师首先强调了“开学第一课”在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习状态、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。他系统阐述了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的课程性质、教学目标及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,并对本学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,同时就教学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。他强调,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入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,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与感染力,从而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。随后,主备人廖梦琦老师围绕专题一“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”展开教学分享。她结合审核评估要求与统一课件特点,以“开学两问”为切入点,引导新生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与方向,并系统介绍了本专题的教学设计、逻辑框架、重点难点以及典型案例的运用。她提出,要帮助学生清晰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,激励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融入国家发展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在交流讨论环节,教研室教师结合廖梦琦老师的分享与各自的教学实践,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。开琛老师就“如何上好德法开学第一课”作重点发言,指出课程内容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,教师应抓住主线、突出重点,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,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框架。她还强调,要通过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,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。

本次集体备课会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方向与重点,拓宽了教学思路与方法,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团队讲好“开学第一课”的信心。大家一致表示,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严谨的态度投入教学工作,切实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入脑入心。(文、图/朱梓洛初审/屈卡乐终审/石庆海发布/丁贝贝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