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支部党建品牌创建系列一】党建引航 丹青赋能 打造党建与美育融合新高地​ ——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10浏览次数:14

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(以下简称“支部”)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守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初心使命。支部立足美术学专业特色,创新打造 “党建引航 丹青赋能” 党建品牌,以艺术为桥、以育人为本,构建 “党建 + 美育” 深度融合体系,在党建示范创建、质量创优与专业发展中实现同频共振,成效显著。​

一、聚焦政治引领,筑牢“艺术思政” 思想根基​

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,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,以专业特色创新载体,确保党建与美育工作正确方向。​

(一)强化理论武装,凝聚思想共识​

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常态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、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引导党员教师坚定文化自信,牢记艺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。

(二)创新学习模式,激活思政效能​

探索“艺术思政” 特色学习路径,将理论学习与专业优势深度融合。组织观看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》专题片,以油画、国画等艺术形式为载体,让抽象的党史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语言,使思政教育从 “被动接受” 变为 “主动感悟”。通过艺术经典解读、红色题材创作研讨等活动,引导党员教师深刻把握 “艺术为人民服务、为时代立传” 的创作导向,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教育强国、文化强国战略。​

二、深耕主责主业,构建“党建 +” 融合创新载体​

支部以“党建引领专业发展,专业彰显党建成效” 为理念,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艺术创作、科研创新等核心任务,打造三大特色融合品牌。​

(一)“党建 + 丹青育人”:夯实师范教育根基​

对标中学美术教师核心素养,党员教师带头践行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 理念,助力美术学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。创新构建 “课程 + 赛事 + 传递分享” 师范生技能训练模式,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。2022-2024 年,师范生在长三角及安徽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斩获佳绩,荣获一等奖 3 项、二等奖 3 项、三等奖 4 项,育人质量得到行业高度认可。​

(二)“党建 + 主题创作”:彰显时代精神气象​

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组织党员骨干教师牵头开展有组织的主题创作,坚守“贴近时代、深入人民、彰显国家精神” 的创作宗旨。近年来成果丰硕:油画《金刚台上》入选中宣部、中央党史馆重大题材项目并被收藏;《抗洪抢险》《盛世・长安》分别获批 2023、2024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;《传承千年 —— 宣纸制造》双获第十四届全国美展、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入选资格;2025 年安徽省第九届美术大展中,支部师生作品入选 29 件,7 件获优秀奖(最高奖),多幅作品在国家级、省级重要展览中展出并被收藏,以丹青妙笔书写时代华章。​

《金刚台上》孔慧、赵关键、程瑞240x500cm布面油画

《抗洪抢险》孔慧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

《盛世•长安》许春光 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

(三)“党建 + 科研创新”: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​

党员教师亮身份、作表率,在科研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围绕师范认证与学科发展需求,聚焦文化传承、美育创新等研究方向,积极申报高层次项目。近年累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 项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3 项、省级教科研项目 7 项,横向到账经费近 200 万元,为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​

三、厚植文化育人,涵养“德艺双馨” 精神品格​

支部坚持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,将美育与德育紧密结合,营造崇德尚艺、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。​

(一)深化课程思政,融入价值引领​

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系统挖掘思政元素,明确“以美培元、以美铸魂” 育人目标。引导学生在毕业创作中关注时代发展、讴歌人民幸福、传承传统文化,涌现出《筑梦曲》《路》《十月》等一批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。近年学生毕业创作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、全国课程思政艺术创作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,累计在省级以上艺术展演、美术大展中入选 300 余项。

《筑梦曲》代洪祥  油画    《路》王睿 综合材料  《十月》郎千红 中国画

(二)搭建传播平台,弘扬核心价值​

以少儿美术作品展、毕业作品展等为载体,构建多元化美育传播平台,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,让艺术成果惠及更广泛受众,发挥美育的社会教化功能。​


(三)强化师德师风,树立先进典型​

选树宣传“师德先进个人” 等模范标杆,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,引导党员教师自觉践行 “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、德艺双馨” 的职业追求,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湛的专业技艺影响学生。​

四、践行初心使命,拓展“艺术赋能” 服务维度​

支部积极引导党员师生发挥专业优势,将艺术服务融入地方发展、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,履行社会责任。​

(一)服务地方教育,助力美育普及​

聚焦巢湖市基础教育需求,开展专题讲座、教学研讨、课程交流等精准服务。筹办首届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少儿美术作品展,赴巢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支教活动,让美育之光照进基层校园。

(二)深化实践育人,赋能乡村振兴​

组织师生党员深入环巢湖区域,开展巢湖纸笺、无为鱼灯、剔墨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研,通过艺术创作、志愿服务等形式助力乡村文化建设,让师生在服务基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完善实践育人机制。​

(三)参与文化传承,守护精神家园​

通过主题创作与非遗调研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。《传承千年—— 宣纸制造》《青衿弄影・皮影新韵传习时》《无为鱼灯・舞动太平》等作品,以艺术形式活化传统文化,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。​

孔慧《传承千年——宣纸制造》

贾昌娟《青衿弄影·皮影新韵传习时》

总结与展望​

支部以“党建引航 丹青赋能” 品牌创建为抓手,构建了 “政治引领有高度、融合载体有特色、文化育人有温度、社会服务有力度” 的党建工作体系,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未来,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,进一步拓展融合的深度与广度,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示范效应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推动党建与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!​(文、图/席景霞  初审/李娥  复审/孙定海  终审/古国平  发布/陈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