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展历程

网络工程专业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,2009年开始招生,至今已有12届毕业生。2019年获批安徽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为推进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,推进校企联合办学,与新华三公司共同成立了网络智能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,并组织企业进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宣讲,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工程师联合授课,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融合,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。本专业2023年进入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专业学制4年,授工学学士学位。

近年来,本专业教师承担质量工程项目29项,发表教研论文10篇,获得含国家级教学荣誉共17项,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6项,发表科研论文19篇,获得知识产权18项,获得科研奖励2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学科竞赛奖项46项,指导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14项。

二、培养定位与目标(2025版本人才培养方案)

立足合肥市、扎根环巢湖、服务安徽省、融入长三角,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,培养具有数学、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,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与方法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、沟通合作与终身学习能力,能够在信息技术企业及国民经济相关部门胜任网络工程师、网络安全运维工程师、渗透测试服务工程师、安全开发工程师或其他IT相关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:

培养目标1: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,能够灵活运用数学、自然科学、计算以及网络工程专业理论,对网络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、设计、研发与实施。

培养目标2: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健康、安全、环境、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,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,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培养目标3: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,能够在不同岗位工作中与同事、同行、客户、公众等不同角色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,理解、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,促进工作目标实现。

培养目标4: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根据工作需要,在团队中扮演组织者、参与者和执行者等不同角色,并发挥积极正向作用。

培养目标5:具有自主学习、终身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,能跟踪网络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发展,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,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变化。

三、主要课程

1.专业核心课程:Linux系统与编程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。

2.专业方向课程:

云计算方向:云计算技术架构、虚拟化技术、Docker容器技术与应用;

网络安全方向:数据安全、渗透测试、软件安全。

3.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网络工程专业认知实习、网络安全课程设计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践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(论文)等。

四、就业方向

网络工程专业以其多元化的专业方向,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云计算领域担任云架构师、云运维工程师,负责云平台的规划、部署与运维;在网络技术领域,毕业生可从事网络架构师、网络工程师、网络管理员等职位,负责网络系统的架构、设计与维护;而在网络安全领域,毕业生将成为网络安全专家或网络安全分析师,负责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。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,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将在IT及相关行业中找到具有挑战性和发展潜力的就业机会。